“疫情防控”或許將成為今年的關鍵詞,
雖然全國各地的一些寺院仍處于關閉的狀態。
但是不久前,
蒂芬格恩的鎮江金山寺項目已經正式交付啦,
江南名勝之最,搭配人居黑科技,
能夠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,
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。
↓↓↓
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江南佛教名寺——金山寺,位于今江蘇鎮江市區西北的金山上,是中國佛教誦經設齋、禮佛拜懺和追薦亡靈的水陸法會的發源地,作為傳統文化瑰寶地,文物的保護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。
金山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,每一個文物都巧奪天工、精美絕倫,無不帶著一股渾厚的歷史氣息。
蘇東坡的玉帶、西周寶鼎諸葛亮發明的東漢銅鼓、明代著名畫家文征明所繪的“金山圖”.....然而,要保持文物飽滿堅實、光亮如鑒,則需要進行嚴格的環境監測和控制。
據國家文物局調查統計:全國有55.6%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,主要原因是環境溫濕度不達標。
圖片來源于網路
本案例金山寺項目蒂芬格恩運用大數據智能化的技術手段,通過控制文物貯藏地環境來保護文物.需要控制濕度、減少有害氣體和微生物的滋生來保護館藏文物,并搭建起一個完整的智能監測系統。
本案已完美收工,蒂芬格恩為文物編織一張科技“保護網”,突破了傳統文物保護的局限,彰顯出蒂芬格恩應對各個類型大型綜合項目的整體實力,蒂芬格恩不僅僅是人類健康空氣的捍衛者,更是歷史文化承載的守護者。
當佛教寺廟遇到智慧空氣,前沿科技如何保護大乘經典?